【乳痂是什么】乳痂,也称为“婴儿脂溢性皮炎”或“头皮脂溢”,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的皮肤状况。它通常出现在头部、面部、耳后等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表现为黄色或白色鳞片状斑块,有时伴有轻微红肿。虽然乳痂看起来不太美观,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也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一、乳痂的成因
成因 | 说明 |
毛囊皮脂腺活跃 | 新生儿体内母体激素残留,导致皮脂腺活跃,分泌过多油脂 |
真菌感染 | 一种名为“马拉色菌”的真菌在皮肤上繁殖,可能引发乳痂 |
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 | 婴儿皮肤较薄,屏障功能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
清洁不当 | 过度清洁或使用不适合的洗护产品,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刺激 |
二、乳痂的常见症状
症状 | 描述 |
黄色或白色鳞片 | 头皮上出现松散或紧贴的鳞片状斑块 |
红肿或瘙痒 | 部分宝宝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或瘙痒感 |
脱发 |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伴随局部脱发 |
可能扩散到其他部位 | 如面部、耳后、颈部等 |
三、乳痂的护理与治疗
护理/治疗方法 | 说明 |
温和清洁 | 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洗发水,避免频繁洗头 |
润肤保湿 | 使用婴儿专用润肤油或乳液,保持皮肤湿润 |
局部用药 |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含有酮康唑或咪康唑的药膏 |
不要强行清除 | 避免用手抓挠或用力刮除,以免引起感染 |
定期观察 | 如果情况加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
四、乳痂是否需要治疗?
大多数乳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宝宝的成长会逐渐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 乳痂面积扩大,颜色变深
- 伴有明显红肿、渗液或结痂
- 宝宝出现烦躁、哭闹等不适表现
- 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皮肤问题史
五、预防乳痂的小贴士
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头部、耳后等易出汗部位。
2. 选择合适的洗护产品:使用专为婴儿设计的温和产品。
3. 避免过度包裹:适当调节室温,防止宝宝出汗过多。
4. 注意饮食:哺乳期妈妈应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食物。
总结:
乳痂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多数情况下无需担心,通过合理的日常护理即可缓解。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也要留意宝宝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