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收购的会计分录如何做?】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公司股权收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根据收购方是否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不同情况出发,总结股权收购的会计分录,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会计处理原则
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视为集团内部重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购买法进行核算,需确认商誉或负商誉。
3. 不构成控制的股权投资:按金融工具准则处理,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二、会计分录总结(按不同情况分类)
情况 | 会计处理方式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说明 |
同一控制下收购股权(取得控制权) | 成本法 | 长期股权投资 | 银行存款/股本/资本公积 | 收购方支付对价,取得被收购公司控制权 |
非同一控制下收购股权(取得控制权) | 购买法 | 长期股权投资 |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股本 | 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和负债,确认商誉 |
非同一控制下收购股权(未取得控制权) | 权益法 | 长期股权投资 |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 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
不构成控制的股权投资(如少量持股) | 金融工具 | 长期股权投资 | 银行存款 | 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三、具体示例说明
1. 同一控制下收购股权
假设A公司收购B公司60%的股权,支付现金100万元,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0万元。
- 会计分录:
-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万(150万×60%)
- 贷:银行存款 100万
- 贷:资本公积 10万
> 注:因属于同一控制,不确认商誉,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2. 非同一控制下收购股权(取得控制权)
A公司支付800万元收购B公司80%股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
- 会计分录:
-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万
- 贷:银行存款 800万
- 借:商誉 40万(800万-900万×80%)
-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万
> 注:若支付金额小于公允价值份额,则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3. 非同一控制下收购股权(未取得控制权)
A公司收购C公司20%股权,支付现金200万元,C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 会计分录:
-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万
- 贷:银行存款 200万
> 注:按权益法核算,后续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四、注意事项
- 控制权判断:是否取得控制权是区分会计处理方法的关键。
- 公允价值评估:非同一控制下必须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评估。
- 商誉确认:若支付对价高于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确认商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股权收购的会计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明确交易性质及控制关系。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并确保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