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怨声载道词语相关介绍

2025-10-07 04:08:23

问题描述:

怨声载道词语相关介绍,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04:08:23

怨声载道词语相关介绍】“怨声载道”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中因不满或不公而引发的广泛抱怨和愤怒情绪。该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某种现象或政策的强烈不满,甚至到了人人皆知、到处可以听到抱怨的程度。

以下是对“怨声载道”的相关介绍,包括其出处、含义、用法及近义词、反义词等信息,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查阅。

一、

“怨声载道”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形容百姓的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后来引申为对某事的不满情绪非常普遍,几乎人人都在抱怨。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社会问题、政府政策、企业管理等方面引发的公众不满。

在使用时,“怨声载道”通常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强调的是人们对某种状况的极度不满和抗议情绪。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常用于描述集体性的社会现象。

该成语结构简单,语义明确,适合用于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文学作品等场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相关介绍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怨声载道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普遍对某事感到不满,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
引申意义 指对某项政策、行为或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情绪广泛存在。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社会问题、政策争议、企业管理、公共事件等引发的公众不满。
语法结构 主谓结构,常作谓语或补语使用。
近义词 众口铄金、民怨沸腾、啼饥号寒、怨声沸天
反义词 欢声笑语、人心所向、称心如意、安居乐业
例句 由于政策执行不力,导致群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适用文体 新闻评论、文学作品、政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

三、结语

“怨声载道”作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种社会情绪的高涨状态。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了解其来源与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