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译文】《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记叙的方式描绘了滁州的自然风光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与对民生的关注。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一、文章总结
《丰乐亭记》是欧阳修在担任滁州知州期间所写,旨在记录滁州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文章开头交代了写作背景,即因“岁物丰成”而建亭,并命名为“丰乐亭”。接着通过描写亭子周围的山水景色,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画卷。最后,作者借景抒情,表达对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的欣慰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体现了欧阳修“文以载道”的思想。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 欧阳修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开始喝滁州的水,觉得味道很甘甜。 |
问诸滁人,得山于南溪,其上曰丰乐亭。 | 向滁州人询问,得知在南溪的山上有一座亭子,名叫“丰乐亭”。 |
亭居山之巅,可以望远。 | 亭子位于山的高处,可以远眺。 |
滁州之山,多奇峰怪石,林木深秀,泉流清冽。 | 滁州的山,多有奇特的山峰和怪石,树林茂密秀丽,泉水清澈凉爽。 |
而民之俗,朴而不华,勤而不惰。 | 滁州的百姓风俗质朴而不浮华,勤劳而不懒惰。 |
于是,予作亭于其上,名之曰“丰乐”。 | 因此,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丰乐”。 |
盖尝谓:“丰乐者,丰年之乐也。” | 曾经说过:“丰乐,就是丰收年景的快乐。” |
今岁物丰成,故乐之。 | 如今年景丰收,因此感到快乐。 |
夫为政者,不在于利,而在乎安民。 | 作为执政者,不在于谋利,而在于使百姓安宁。 |
予虽不才,然愿效古人之志,以安斯民。 | 我虽然才能有限,但愿意效法古人的志向,以安定这里的百姓。 |
三、文章特点总结
- 语言简练:文章用词精准,句式流畅,没有过多修饰。
- 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作者内心的愉悦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 思想深刻:不仅是一篇游记,更蕴含着作者对政治、民生的思考。
- 结构严谨:从建亭原因到环境描写,再到抒发情怀,层层递进。
如需进一步了解《丰乐亭记》的历史背景或欧阳修的其他作品,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