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总结】《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一篇史论,出自《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文章通过叙述后唐庄宗李存勖由盛转衰、最终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借鉴价值。
一、作者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欧阳修 |
| 朝代 | 北宋 |
| 身份 | 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 |
| 代表作品 | 《醉翁亭记》《秋声赋》《新五代史》等 |
二、写作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背景 | 北宋时期,国家虽统一,但内部腐败、外患频仍。欧阳修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劝诫当权者居安思危。 |
| 目的 | 强调“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警示统治者应勤政爱民,避免骄奢淫逸。 |
三、文章结构分析
| 部分 | 内容概要 |
| 开头 | 点明主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 中间 | 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由盛转衰的事例,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 结尾 | 总结全文,提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
四、重点词句解析
| 句子 | 解析 |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表达对历史规律的思考,强调人事的重要性。 |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对比论证,突出“忧劳”与“逸豫”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提醒人们要警惕小事,不可沉溺于享乐或爱好之中。 |
五、文言知识整理
| 词语 | 释义 |
| 伶官 | 指宫廷中的乐官、艺人,常受宠信,地位特殊。 |
| 传 | 古代记载人物生平的文体,此处指《伶官传》的序文。 |
| 庄宗 |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
| 天命 | 古人认为天意决定人的命运,文中用以反衬“人事”的重要性。 |
六、中心思想
《伶官传序》通过回顾后唐庄宗由盛转衰的历史,揭示了“盛极必衰”的规律,强调“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提醒统治者要居安思危,勤政爱民,防止因骄奢淫逸而导致国家灭亡。
七、现实意义
| 方面 | 说明 |
| 政治层面 | 警示领导者要注重德行与勤政,避免沉迷享乐。 |
| 个人层面 | 提醒人们要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
| 社会层面 | 弘扬中华民族“以史为鉴”的传统,增强民族责任感。 |
八、学习建议
| 项目 | 建议 |
| 背诵 | 熟读全文,掌握关键语句及文言词汇。 |
| 理解 | 理解文章结构与主旨,把握作者观点。 |
| 运用 | 结合现实,思考“忧劳”与“逸豫”在当代的意义。 |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归纳,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伶官传序》的思想内涵与文学价值,也为今后的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