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古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深受人们喜爱。这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浓厚的童趣与自然之美。那么,这首脍炙人口的《咏鹅》到底是谁写的呢?
答案是:骆宾王。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而《咏鹅》正是他年少时所作的一首诗,充分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咏鹅》原文如下:
> 鹅,鹅,鹅,
> 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通过几个简单的句子,勾勒出一只白鹅在水中游动的画面,形象生动,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和背诵。它不仅体现了骆宾王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早期诗歌创作中那种纯真质朴的艺术风格。
很多人可能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这首诗,但真正了解其背后故事的人却不多。其实,《咏鹅》的故事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骆宾王小时候看到池塘中的鹅群,被它们优雅的姿态所吸引,于是即兴写下这首诗,后来被老师发现并称赞,从此名声大振。
尽管《咏鹅》只有短短四句,但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人学习古诗的典范之作。它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总结一下,《咏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这首诗不仅是他早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教育意义来看,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