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不暇自哀的出处是哪里】“秦人不暇自哀”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这是一篇著名的散文,通过描写秦朝修建阿房宫的奢华与最终的灭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批判。
一、
“秦人不暇自哀”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原文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朝的人没有时间为自己感到悲哀,等到后人替他们感到悲哀时,如果还不引以为戒,那么后人也会像他们一样,再次陷入悲哀之中。
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历史的循环性,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警醒。杜牧借古讽今,希望当权者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牧《阿房宫赋》 |
原文句子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作者 | 杜牧(唐代文学家) |
文体 | 散文(赋体) |
主旨 | 批判秦朝的奢靡与暴政,警示后人以史为鉴 |
现实意义 | 强调历史教训的重要性,提醒统治者应居安思危 |
三、结语
“秦人不暇自哀”虽短短数语,却蕴含深意,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警示。杜牧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其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