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干热灭菌的原理是什么】干热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干燥空气对物品进行灭菌的方法,常用于耐高温但不耐湿热的器具或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工具和某些粉末状物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核酸断裂,从而破坏其生命活动,达到灭菌效果。
一、干热灭菌的基本原理总结
干热灭菌主要依赖于高温对微生物细胞结构的破坏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质变性: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活性。
2. 酶活性丧失: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3. DNA/RNA损伤:高温导致遗传物质结构破坏,无法复制或表达。
4. 细胞膜破裂:高温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泄漏。
这些作用共同导致微生物死亡,实现灭菌目的。
二、干热灭菌常见参数与应用对比表
| 参数 | 干热灭菌标准条件 | 说明 |
| 温度 | 160°C - 180°C | 常见温度范围,根据材料选择 |
| 时间 | 1 - 2 小时 | 高温下需持续时间以确保彻底灭菌 |
| 灭菌方式 | 干热箱(烘箱) | 使用电加热设备,无水分参与 |
| 适用对象 | 耐高温、不耐湿热的物品 | 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粉末等 |
| 优点 | 操作简单、成本低 | 适用于部分特殊材料 |
| 缺点 | 灭菌时间较长 | 对某些材料可能造成损害 |
三、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的区别简要对比
| 项目 | 干热灭菌 | 湿热灭菌(如高压蒸汽灭菌) |
| 介质 | 干燥空气 | 水蒸气 |
| 温度 | 160°C - 180°C | 121°C - 134°C |
| 灭菌时间 | 较长 | 较短 |
| 适用材料 | 耐高温、不耐湿热 | 多数生物材料、液体、织物等 |
| 破坏性 | 可能导致材料变形或损坏 | 相对温和,适合多数物品 |
四、结语
干热灭菌是一种传统的灭菌方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不如湿热灭菌高效,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确掌握其原理和操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或生产过程中的无菌保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