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几减几”是学生初步学习减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的基础。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提高计算速度与准确性。下面将对“十几减几”的常见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常见的“十几减几”计算方法
1. 破十法(拆十法)
将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先算“10-减数”,再加剩下的部分。例如:13 - 5 = (10 + 3) - 5 = 10 - 5 + 3 = 5 + 3 = 8。
2. 想加算减法
通过已知的加法来推导减法。例如:知道5 + 8 = 13,那么13 - 5 = 8。
3. 平十法(凑十法)
把减数拆成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能与被减数凑成10,再继续计算。例如:14 - 6 = 14 - 4 - 2 = 10 - 2 = 8。
4. 逐个减法
从被减数开始,一个一个地减去减数。例如:15 - 7 = 14, 13, 12, 11, 10, 9, 8(共减7次)。
5. 借助实物或图形辅助
使用小棒、计数器、点图等工具帮助理解减法过程,适合低年级学生。
二、方法对比表
| 方法名称 | 适用对象 | 计算步骤示例 | 优点 | 缺点 |
| 破十法 | 低年级学生 | 13 - 5 = 10 - 5 + 3 = 8 | 理解直观,易于操作 | 需要较强的拆分能力 |
| 想加算减法 | 中高年级学生 | 5 + 8 = 13 → 13 - 5 = 8 | 提高思维灵活性 | 需要熟悉加法口诀 |
| 平十法 | 低年级学生 | 14 - 6 = 14 - 4 - 2 = 8 | 凑十思想,便于记忆 | 对减数拆分要求较高 |
| 逐个减法 | 初学者 | 15 - 7 = 14,13,12,11,10,9,8 | 简单直接,无需技巧 | 耗时较长,不适合大数 |
| 实物辅助法 | 低龄儿童 | 用小棒或点图演示减法过程 | 直观形象,增强理解力 | 不利于抽象思维发展 |
三、结语
“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计算策略,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