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得利的上一句是什么】“渔翁得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别人争斗中,第三者不费力气地获得好处。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渔夫在一场争斗中意外得到了好处。
那么,“渔翁得利”的上一句是什么呢?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成语背景与来源
“渔翁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掉进了水里,于是他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打算等船靠岸后再按照记号找剑。后来,有人问:“船已经走了,剑却还在原处,你怎么能找得到呢?”他回答说:“我是在这里刻了记号。”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懂变通、固守旧法的人。
不过,在后来的演变中,“渔翁得利”被引申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即在别人争斗中,第三方坐收其利。
二、“渔翁得利”的上一句
根据传统说法,“渔翁得利”的上一句是: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句话的意思是:螳螂准备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正在后面准备捕捉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自己也被人算计。
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渔翁得利”的前一句,两者常常连用,形成完整的寓意。
三、总结与对比
| 成语 | 上一句 | 出处 | 含义说明 |
| 螳螂捕蝉 | — | 《庄子》 |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 |
| 黄雀在后 | 螳螂捕蝉 | 《庄子》 | 比喻在背后暗中策划,等待时机 |
| 渔翁得利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战国策》 | 比喻在别人争斗中,第三方获得好处 |
四、结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渔翁得利”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寓意,提醒人们要眼光长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否则可能成为他人谋利的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这些成语的来龙去脉,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