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克俭成语的意思】“克勤克俭”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勤劳、节俭。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既勤奋努力又生活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中,这种品质被视为美德。
该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克勤”表示能够勤奋努力,“克俭”表示能够节俭自律。两者结合,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在生活上不铺张浪费的优秀品质。
“克勤克俭”出自《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在国家事务上勤劳,在家庭生活中节俭。后来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既勤劳又节俭,是值得尊敬的品德。
成语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克勤克俭 |
拼音 | kè qín kè jiǎn |
出处 | 《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含义 | 形容人勤劳、节俭,做事认真负责,生活简朴。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良好品质,也可用于描述家庭或国家的风气。 |
近义词 | 勤俭持家、吃苦耐劳、艰苦朴素 |
反义词 | 挥霍无度、骄奢淫逸、铺张浪费 |
示例 | 他一生克勤克俭,为家庭和事业默默奉献,深受家人敬重。 |
通过了解“克勤克俭”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所传达的传统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