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怎么样,为身边群众做了什么实事好事,还有哪些差距】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以下是我对“做的怎么样,为身边群众做了什么实事好事,还有哪些差距”的总结与反思。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 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服务,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垃圾清理不及时、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共处理群众诉求20余件,解决率达90%以上。
3.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推动建立“网格+微信群”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问题快速响应,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
4. 开展帮扶困难群众行动
联合民政部门,对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走访慰问,发放生活物资和帮扶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为身边群众做的实事好事(表格展示)
项目 | 具体内容 | 成效 |
便民服务 | 组织义诊、法律咨询、政策宣传 | 累计服务3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提升 |
解决问题 | 处理垃圾清理、设施维修等诉求 | 20余件问题得到解决,解决率90% |
基层治理 | 建立“网格+微信群”机制 | 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响应速度加快 |
困难帮扶 | 走访慰问低保户、残疾人 | 发放物资及资金,改善生活条件 |
三、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尽管在服务群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群众的期待和更高标准,仍存在以下差距:
1. 服务覆盖面不够广
目前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部分社区和重点人群,对于偏远地区或流动人口的关注还不够,服务触角有待延伸。
2. 问题解决深度不足
有些问题虽然得到了回应,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表面化”现象,缺乏长效机制。
3. 群众参与度不高
在推动基层治理中,群众的主动性、参与性还不强,部分群众对政策了解不深,参与意愿较低。
4.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个别干部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影响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四、下一步改进方向
1. 扩大服务范围
加强对偏远地区和流动人口的关注,探索多元化服务方式,确保服务不留死角。
2. 强化问题闭环管理
建立问题反馈、处理、回访的全流程机制,确保问题真正解决、群众满意。
3.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通过宣传引导、激励机制等方式,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4. 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打造一支懂政策、会沟通、善服务的基层队伍。
结语:
群众的事无小事,只有把每一件小事办好,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今后,我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在为民办实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