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什么意思】“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句出自《楚辞·卜居》的成语,原意是说高贵的乐器“黄钟”被毁坏抛弃,而粗劣的陶罐却发出雷鸣般的声响。这句话用来比喻贤才被埋没、不被重用,而庸人却反而得势、喧嚣一时。
一、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的一种不公平现象: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忽视或打压,而能力平庸甚至无能的人却占据高位,大肆张扬。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现实中的不公,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与对庸人当道的不满。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重视人才、尊重贤能,避免“英雄无路”的悲剧。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比喻意义 | 现代应用 |
黄钟 | 古代一种音律极高的乐器,象征高雅、尊贵 | 《楚辞·卜居》 | 贤才、君子、高尚之人 | 用于形容有才华、品德高尚的人 |
毁弃 | 被破坏、抛弃 | 《楚辞·卜居》 | 被忽视、打压、不被重用 | 表示贤才未被认可或遭排挤 |
瓦釜 | 粗制陶罐,声音低沉 | 《楚辞·卜居》 | 庸人、小人、无能之辈 | 用于形容能力低下但得势的人 |
雷鸣 | 巨大的响声 | 《楚辞·卜居》 | 喧嚣、得意、张扬 | 形容庸人得势后炫耀、喧闹 |
三、结语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人才的价值,避免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被埋没,同时也警惕那些靠投机取巧、虚张声势的人占据高位。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