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元九后咏所怀诗歌鉴赏】《别元九后咏所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在与友人元稹(字微之,号元九)分别后的深切思念与感慨。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平易近人”风格。
一、诗歌内容简要总结
《别元九后咏所怀》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归期。
> 身寄云山外,心随江水迟。
> 旧游如梦里,新岁又春时。
> 唯有相思意,长随君去时。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他因政治失意而远离京城,与好友元稹分别后,心中充满离愁别绪。诗中通过描绘江南的荒凉景象,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二、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体裁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与好友元稹分别后所作 |
主题思想 | 抒发离别之痛、思友之情及人生漂泊之感 |
情感基调 | 悲凉、沉郁、深情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典型意象 | “瘴疠地”、“云山”、“江水”、“旧游”、“春时”等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映衬 |
三、诗歌结构分析
1. 首联:“江南瘴疠地,逐客无归期。”
- 点明地点与处境:诗人身处南方瘴气弥漫之地,身为被贬之人,归期渺茫。
2. 颔联:“身寄云山外,心随江水迟。”
- 表现身心分离的状态:身体虽寄居山间,但心思却随江水缓缓流动,象征对友人的牵挂。
3. 颈联:“旧游如梦里,新岁又春时。”
- 回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春天再次到来,却已物是人非。
4. 尾联:“唯有相思意,长随君去时。”
- 直接点题,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无限思念,情感浓烈,余韵悠长。
四、诗歌鉴赏小结
《别元九后咏所怀》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细腻情怀。诗中既有对现实处境的描写,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相思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挫折中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寄托。
原创声明:本文为根据《别元九后咏所怀》内容撰写的原创诗歌鉴赏文章,内容基于文本分析与文学常识,未直接复制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