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是什么意思】在计算机硬件领域,ATX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尤其与主板设计相关。很多用户在选购电脑或升级硬件时,会遇到“ATX”这个词,但对其具体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对ATX的定义、特点及常见规格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ATX的定义
ATX是“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缩写,是一种由英特尔公司在1995年提出的一种主板标准。它取代了早期的AT(Advanced Technology)架构,成为现代PC主板的标准设计规范。ATX不仅定义了主板的物理尺寸和接口布局,还规定了电源供应器的连接方式、I/O接口位置等关键内容。
二、ATX的主要特点
1. 标准化设计:ATX规范统一了主板的尺寸、接口布局和安装方式,便于不同厂商生产兼容产品。
2. 更好的散热与扩展性:相比旧的AT架构,ATX主板通常具有更合理的散热设计和更多的扩展插槽。
3. 支持更先进的技术:如SATA接口、USB 2.0/3.0、PCIe插槽等,提升了系统的兼容性和性能。
4. 电源管理优化:ATX电源支持软关机、待机等功能,提高了能效和用户体验。
三、ATX常见规格对比
规格项 | ATX | Micro-ATX | Mini-ITX |
尺寸(长×宽) | 305mm × 244mm | 244mm × 244mm | 170mm × 170mm |
扩展插槽数量 | 7个 | 4个 | 1个 |
最大支持CPU插槽 | LGA 1700 / AM5 | LGA 1700 / AM5 | LGA 1700 / AM5 |
支持显卡长度 | 长度不限 | 较短 | 短型 |
适合用途 | 台式机、高性能主机 | 中端主机、小型系统 | 小型主机、HTPC、嵌入式系统 |
优点 | 扩展性强,兼容性好 | 节省空间,性价比高 | 体积小,节省空间 |
四、总结
AT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中的主板标准,以其标准化、扩展性强和良好的兼容性而著称。不同的ATX变种(如Micro-ATX、Mini-ITX)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用户,从高性能游戏主机到紧凑型家庭影院电脑都能找到合适的方案。了解ATX的意义,有助于在选购电脑硬件时做出更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