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 马首是瞻是啥意思】“马首是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群体对某人或某事的追随和依赖。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行军场景,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人们在行动上跟随领导或权威人物。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马首是瞻 |
拼音 | mǎ shǒu shì zhān |
出处 | 《左传·襄公十四年》:“晋侯使荀偃如楚,乞师,楚子许之。……‘马首是瞻’。” |
释义 | 意思是看准马头的方向前进,比喻跟随某人的行动或决定。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他人的依赖或追随,也可用于比喻方向明确、目标一致。 |
近义词 | 亦步亦趋、随波逐流、紧随其后 |
反义词 | 自主自立、独立自主、我行我素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中 | 领导安排任务,员工总是“马首是瞻”,按照指示执行。 |
团队合作 | 在团队中,大家“马首是瞻”于队长的决策,确保统一行动。 |
历史背景 | 古代战场上,士兵们“马首是瞻”于将领,听从指挥作战。 |
日常生活 | 孩子总是“马首是瞻”于父母的意见,缺乏自己的判断。 |
三、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适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跟随关系,尤其是上下级或领导与下属之间。
- 感情色彩:多为中性或略带贬义,强调依赖性,有时可能暗示缺乏主见。
- 使用频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正式或半正式场合。
四、总结
“马首是瞻”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源于古代军事行动,现多用于描述人们在行动或思想上对他人或权威的依赖。它既可以表达一种团结一致的精神,也可能反映出缺乏独立思考的现象。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
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该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常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