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歇后语的下一句】“司马昭之心”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一个人的野心或意图已经很明显,无法掩饰。而“司马昭之心”的歇后语则更进一步,常用于调侃或讽刺那些行为明显、意图昭然若揭的人。
一、歇后语的完整表达
上句:司马昭之心
下句:路人皆知
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和目的,连路上的普通人都能看出来,比喻某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毫无隐瞒。
二、背景与含义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原意 | 司马昭(晋朝奠基人)有篡夺皇位的野心,被当时的皇帝曹髦察觉并指责。 |
现用义 | 比喻人的意图或野心暴露无遗,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
使用场合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行为过于明显,缺乏遮掩。 |
三、常见用法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对话 | “他这么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新闻评论 | “某些公司为了利益不顾道德,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文学作品 | “他表面忠心耿耿,实则暗藏祸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四、总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具有历史背景的歇后语,不仅表达了对人物意图的揭露,也常用于现代生活中对某些行为的讽刺和批评。它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形象化、生动化的作用,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
关键点 | 内容 |
歇后语结构 | 上句:司马昭之心;下句:路人皆知 |
含义 | 表示意图明显,无人不知 |
使用频率 | 高,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
适用范围 | 批评、讽刺、文学描写等 |
通过了解“司马昭之心”的歇后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蕴含的历史智慧与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