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邓攸始避难】《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所编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轶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士人精神。其中“邓攸始避难”一节,讲述了东晋名士邓攸在战乱中为保全侄儿而舍弃自己亲生儿子的故事,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仁”与“义”,也展现了那个时代士人的道德操守。
一、
邓攸是东晋时期的官员,为人正直、重情重义。在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被迫带着家人南迁避难。途中,因粮食不足,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只能带一个人走,否则无法生存。为了保全家族,他决定将自己亲生的儿子留下,而带着侄子一起逃亡。这一行为在当时被广泛传颂,成为忠孝两全的典范。
这个故事不仅表现了邓攸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对家庭责任和道德义务的重视。尽管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牺牲,但他的选择却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人物 | 邓攸(东晋官员)、其子、侄子 |
背景 | 北方战乱,士族南迁避难 |
故事核心 | 邓攸为保全侄子,放弃亲生儿子 |
表现主题 | 忠孝、仁义、道德抉择 |
历史评价 | 被视为仁义之士,体现儒家伦理观 |
文化意义 | 反映魏晋时期士人对家庭责任与道德操守的重视 |
三、结语
“邓攸始避难”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对个人道德选择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价值观的写照。在乱世之中,一个人的抉择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也影响着后人对他的评价。邓攸的故事,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忠诚、责任与牺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