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意思有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含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表面是赞美周公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精神,实则借古喻今,表达自己渴望招揽天下人才、实现统一大业的志向。
一、核心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曹操《短歌行》 |
| 原意 | 周公为了接待贤才,连吃饭都顾不上,吐出食物来迎接来访者,表现其求贤若渴的态度。 |
| 引申义 | 表达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强调以诚待人、广纳贤才的重要性。 |
|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管理、组织建设中,强调领导者的谦逊与用人之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二、历史背景与人物解析
1. 周公是谁?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他在武王去世后辅佐年幼的成王,制定礼乐制度,奠定了周朝的统治基础。
2. “吐哺”是什么意思?
“吐哺”指的是在吃饭时,听到有客人到来,就立刻停止进食,把口中尚未咽下的食物吐出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这体现了周公礼贤下士、勤于政事的形象。
3. “天下归心”又是什么意思?
“天下归心”是指天下人都愿意臣服于他、追随于他,表达了周公以其德行和才能赢得了人们的衷心拥护。
三、曹操引用此句的用意
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并非单纯地怀古,而是借古讽今,表达自己希望像周公一样,广纳贤才,成就一番大业。他当时正处于统一北方、争霸天下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人才支持。
四、现实启示
| 方面 | 启示 |
| 领导力 | 领导者应具备谦逊态度,尊重人才,善于用人。 |
| 组织文化 | 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
| 治国理政 |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重视人才就是重视未来。 |
五、总结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者,不是靠权势压人,而是靠德行与智慧赢得人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求贤若渴、以德服人”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